阅读历史 |

第735节(1 / 2)

加入书签

因为工部油水大啊。

否则楚大学士当初为什么在这安插自己人。

盖行宫,修河堤,修桥铺路,又或者给兵部锻造武器,基本都在工部。

所以这位置,必须挑合适的人。

纪元提出他想来工部。

如今的工部尚书心道,坏了,这是冲我的位置来的。

不过也行。

反正他在朝堂跟勤政殿上也说不上话。

他之前跟纪元岳父一样,就是管营造的啊,让他修桥铺路,他可以。

让他跟一群老狐狸们勾心斗角,他还真的不行。

这么看来。

纪元确实合适来工部。

按照如今的话来说,纪元过来,就是来扶贫的!

纪元的选择总是那么出乎意料,不过纪元真的没有想那么多。

他想去工部,完全是因为,天齐国都快进入蒸汽时代了,如果再不做准备,那即将成立的蒸汽司,就会像橡胶司一样混乱。

在这,水泥都出现了,蒸汽机都出现了。

接下来橡胶轮胎,蒸汽火车,蒸汽轮船。

难道不应该应运而生吗。

这才是最重要的事啊。

否则发展那么多科技是干什么用的?

谁有功夫跟你们勾心斗角。

咱们还是好好发展吧。

只有发展,才能解决目前的所有问题。

蒸汽机都发展到如今的地步了,还抱着之前的利益想什么呢。

水泥有了,蒸汽机有了,不赶紧修水泥路,修铁路等着干嘛呢!

纪元说的有多真心实意,众人的表情就有多怪异。

皇室跟世家,刚想把纪元拉入政斗的环境中。

让纪元进入他们的世界,来玩一场酣畅淋漓的争斗。

可他根本不接招。

谁要跟你们一起玩政斗。

要玩就玩发展。

政斗有什么意思。

发展科技,难道不是更有意思吗。

吏部说,多亏纪元,才有那么多新的职位。

户部也说,要不是纪元,根本不会多那样多的税收。

皇室也觉得,有他在,橡胶司肯定稳得住。

问题是,这些东西是政斗弄来的吗?

不是的,是发展,是创新跟科技。

这在某种意义上,也是一力降十会吧?

在阁臣处偷听的穆状元,庶吉士们,全都面面相觑。

他们同时想起纪状元的那句话。

率性,修道,诚心,正意,崇志,广业。

“我之读书,不过以此为尚。”

他做到了。

他读书,确实以此为志。

庶吉士们的眼神更加狂热了。

纪元!

谁会不崇拜纪元呢!

纪元想去工部, 这事也不是秘密。

那日他在翰林院说的话,更不是秘密。

他想进工部,因为蒸汽机大有可为, 还要继续推进。

纪元想着, 在勤政殿没有说出来, 那就干脆公开算了, 也看看皇上的反应。

当时不少人,都被纪元感染,恨不得立刻跟他一起去搞基建。

而且大家都认为,纪元去工部,应该也不难吧?

工部风雨飘摇,很需要人手。

在穆状元等庶吉士们兴高采烈想跟着纪元做事时, 众人渐渐被泼了盆冷水。

因为皇上那边,迟迟没有点头。

原本是件简单的事,偏偏时机不对。

为何?

“你们忘了,纪大人得罪了整个皇室吗。”

如果放在橡胶司之事的前面, 皇上多半会让纪元兼任橡胶司掌司, 再去工部做工部侍郎。

现在, 纪元能说出熟橡胶不属于山泽之物,实在令人生气。

这是什么意思?

这等于说,橡胶的税收,不能由皇上拿。

皇室更不能拿,这跟抢他们的银子,有区别吗?

以纪元的聪明, 难道他不知道自己的意思?

皇上是不信的。

皇上想起他当太子那会, 跟纪元也有好几次的接触,那时候只觉得这个年轻的臣子很聪明, 并未有太多想法。

如今才明白,为什么父皇不喜欢太聪明的人,为什么父皇会留楚大学士这样的人在身边。

如果那个姓楚的还在,估计早就解决了这样的事。

原来姓楚很忠心,只是他不知道而已。

倒是那个王家,好像也有点苗头,要不然提他家的人上来。

可另一面,皇上明白,橡胶司的事确实是内务府不占理。

生橡胶,那确实是山泽之物,该给皇室。

熟橡胶却是不成的。

以前就算了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