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的想着要给卫敏斋先娶亲了。
“我等着你吃饭呢,厨上也不知道你今天想吃什么,你怎么耽搁到这样晚?”卫大夫人眼见着卫敏斋还穿着飞鱼服,便有些心疼:“快先去把衣裳给换了吧,我有些话要跟你说。”
卫敏斋点了点头,这么大热天,他穿着一身这样的衣裳也的确是很不舒服,等到回了房换了衣裳重新过来,才问卫大夫人:“身体好些了吗?您有什么事,便让人去衙门找我就是了,至于厨上也不必等着我回来再做,您做主便是了。”
卫大夫人忍不住叹了一声气。
她拉着卫敏斋摇了摇头:“哪儿只是因为这些事?家里人实在是太少了,只有咱们两个主子,可是伺候的下人有多少?空置的院子和房间又有多少?我前些天一直都在忙着理账,咱们承恩侯府大大小小也是七进的院子,实在是太多了,若是再不娶个儿媳妇回来,我可招架不住。”
她的身体到底不是那么好的。
承恩侯府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把控在老太太和二房三房手里,这次他们把二房三房一并赶回了老家,但是并没有太过为难他们,因此账本上的亏空他们也并没有和老太太她们计较。
这就造成了家里的公账上其实并没有什么银子,而家里上上下下奢靡过度的局面。
这些都是老太太她们留下来的烂摊子,要收拾好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。
以卫大夫人自己的身体,她是没有这么多精力来做这件事的。
卫敏斋听的出卫大夫人的言外之意,见母亲眼里犹自带着期盼,便笑了笑:“说到底,母亲还是惦记着朱姑娘吧?”
卫大夫人便忍不住笑了:“是啊,你也知道我是真的喜欢朱姑娘,她的脾气正对我的脾气,旁人都说她厉害,我却觉得跟这样的人相处起来不必耍心眼,她喜欢便是喜欢,不喜欢便是不喜欢,你得罪了她她不会当面容忍背后算计,但是你若是对她好,她却会对你好百倍。这样的小姑娘,新奇又有趣,能撑得起家里又能镇得住后院,实在是太宝贝了。”
卫大夫人还从来没有这样笑逐颜开的时候。
想到朱元来替卫大夫人治病那阵子时卫大夫人的身体都好了许多,卫敏斋也笑了起来,轻声说:“正要跟您说这件事,母亲,我刚刚不是从衙门回来,我去朱家了。”
卫大夫人手里端茶的动作就顿住了,狐疑的看着儿子。
自从白马寺回来之后,儿子就说和朱元没缘分,怎么也不肯去找朱元了,以至于她现在总是旁敲侧击的提醒儿子。
现在儿子是终于开窍了?
屋外蝉鸣鸟叫,风声阵阵,卫敏斋压低了声音,很是坚定的告诉母亲:“我想过了,您说的是,不管怎么说,从前我怎么想,都是自己在心里想的,并不曾跟朱姑娘真正说过自己的心意,所以我这回去真正的告诉了朱姑娘我的心意。”
卫大夫人被绕的有些头晕,看着桌面上摆着的一盆青葡萄,一时之间竟然忘了自己要说些什么,过了一会儿琢磨出儿子话里头的意思了,才睁圆了眼睛,一时有些不可置信。
儿子向来就是一根大木头,现在竟然开窍了?
而且还不声不响的就去找朱元了。
她咳嗽了一声,总算是后知后觉的反应了过来,急忙追问卫敏斋:“那……那朱姑娘怎么说?不对,你是怎么说的?”
卫敏斋想了想,摇了摇头道:“朱姑娘没说,我也没问,我跟她说,不要太快下决定,让她等到从浙江回来再告诉我到底如何决定。”
卫大夫人便怔住了。
亏卫敏斋想的出来,竟然连这样的话都能说。
障碍
可卫大夫人话到了嘴边又收回去了-----儿子已经很难得了,能做出这个决定去找朱元表明心意,怎么看都已经是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了。
算了,木头总不能一天就完全开窍。
再说了,卫大夫人总是相信缘分的。
若是朱元跟自家儿子真的有缘分的话,迟早总会在一起的。
她嗯了一声,抓到了儿子话里的重点:“朱姑娘已经决定了什么时候去浙江了?就要动身了?”
这事儿其实卫大夫人一直都知道,只是朱元一直都拖着,想想看大约都拖了这么大半年了,因此她倒没料到朱元这么快就真的要走了。
卫敏斋却知道朱元这回是无论如何要动身的了。
邹家的事情一天不解决,付家就一天一家子的性命都悬在半空,朱元怎么可能放心?再说,现在徐家从困局中脱身,朱元要是还留在京城,那就是活靶子。
等到英国公真的回来了,或许真是要拿朱元祭旗的。
他也真做的出来而且能全身而退。
这个时候,去浙江反而成了一个绝好的躲避的机会。
他嗯了一声,并没有把这些争斗和里面的波云诡谲告诉母亲,想了想只是道:“她一直都是想去看她外祖父的,长到这么大,她还未曾回去过。”
说起这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