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如果哪天我注定永久失去学习新东西的能力了,我希望我当天晚上就死了,别过夜。做人就要活到死学到死。
&esp;&esp;其实我觉得中年危机都是伪命题,说到底是老板不够强,也没办法找到有终生学习激情的人。如果你的公司是本领域的世界第一,肯定有足够多的不图钱只为改变世界的激情者为你所用,只是老板无能找不到这些人,鉴别不出来,或者公司大了被下面的hr搅黄了。
&esp;&esp;就拿程序员来说,很多人说35岁转不了管理岗就完蛋,但我觉得一个班的程序员里,总有一两个是35岁转不了管理、依然一线写代码写得很快乐、得其所哉的人的,
&esp;&esp;这种人不是爱钱,就是喜欢写代码,不给钱都要写。各行各业搞研究,都有这样的激情人才。老板不能识别出这样的人并且招进来,是老板的本事问题。”
&esp;&esp;这也不是顾辙瞎吹,他前世刚搞专利法务的时候,也接过一些科技公司的单子。那阵子刚好是智能手机安卓普及、底层系统被渐渐统一、c++需求下降的年代,然后开发app的需求变多、用java语言的需求也变多。
&esp;&esp;顾辙就认识一个科技公司的骨干,在原本firware百花齐放的时代,公司对c++需求高,他就上班写8个小时c++,作为本职工作。下班后回家自己写8个小时java,作为业余爱好。
&esp;&esp;后来公司本职工作需要java了,他就反过来,上班写8个小时java作为工作,下班回去写8个小时c++作为业余爱好。
&esp;&esp;剩下8小时吃饭睡觉聊天健身,也从来不加班不996,该完成的任务8小时内都完成了。
&esp;&esp;那时顾辙就在想:要是我当老板,一定要把这样的人识别出来,给他最好的条件,让这种人给我干活。
&esp;&esp;也正是因为见到了这些例子,顾辙从来不相信什么“别把兴趣当工作,因为你会从此失去兴趣”。扯淡,工作能让兴趣腻歪,那说明你不是真爱这件事情本身,不是“乐之者”,充其量只是把这件事情当成一个“工具理性”,是希望通过这个工具成为人生赢家、赢得社会尊重,只是个“好之者”。
&esp;&esp;好之者才会在做一件事情没回报的时候失望。
&esp;&esp;这样的乐之者很少,人群中绝对一个班一个都不到,对大多数人都这么要求是不可能的。但如果老板能把自己的行业做到世界第一,他就有资格大量吸引使用这样的人才。
&esp;&esp;当然,在行业内世界第二的垃圾老板就别想了,他们不配。
&esp;&esp;到了世界第一,用谁都行。世界第一和其他,是两套逻辑。
&esp;&esp;顾辙的这些观点,也着实让旁边的人瞠目结舌,但或许能做到这样成绩的老板,本身三观都比较疯魔吧。
&esp;&esp;“以后你们就习惯了,我这人不鄙视学习差的,也不鄙视智商低的,也不鄙视不努力的。我就是挺讨厌那种‘诈骗式努力’的科举受害者。
&esp;&esp;什么叫诈骗式努力呢?就是在我眼中,一个人在读书的时候特别努力,到了工作中却无法一辈子保持这么高的激情,读完书就不学习了。这种人却赢得了高学历、容易在校招中蒙混过关,是我这样的创造性企业最要提防的。
&esp;&esp;在我这里,一个人努力或者不努力都可以,但请一辈子保持一贯的努力程度、学习激情,别波动太大。否则在我眼中就跟诈骗犯差不多,说明在学生时代的努力是装出来的。
&esp;&esp;这种人一旦被我发现,要么辞职,反正在我手下一辈子不可能出头。我希望我用的每一个人,都对自己爱好的东西保持激情,水平无所谓。”
&esp;&esp;说完这些,顾辙最后看了看表,时间也差不多了。而恰巧在此时,未婚妻陆幽幽也给他打了个电话,问他啥时候到候机区会合。
&esp;&esp;今天是出国的大日子,陆幽幽当然是来浦东机场送行的,上午开迈巴赫来的路上还跟着同行呢。只是因为知道顾辙要额外谈生意,有些事情跟陆幽幽无关,陆幽幽才回避了,自己去逛街,免得打扰。
&esp;&esp;到了快起飞的时候,当然还是要提醒的。
&esp;&esp;“马上就进去了,刚刚在外面喝咖啡,已经聊完了。要不你到h口等我,我就在这旁边一个咖啡沙龙。”顾辙在电话里随口交代。
&esp;&esp;等他挂断电话,孙镇岳才陪着笑探询:“你和小陆准备什么时候结婚?前年你们高中毕业来暑期工的时候,我就看出你俩太般配了。”
&esp;&esp;顾辙想都没想:“再过一年多吧,等我读完研就好。